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静默日记——一份文学纪事

更新日期:2024-04-27 13:32

静默日记

——一份文学纪事

8月27日。去20日已有整整一个星期。其间我都呆在黔南乡下的老家中。立秋早过了,故乡田野上日渐变黄的稻田正等着它最后的成熟。这些日子与将上小学五年级的两个侄儿一边复习功课,休息时也会在田野中游走,尽享南方秋天的好天气。临走时,他们还一再挽留我,希望延缓我回贵阳的时光。没法,一是因为有事情要回来,二是体会到在家的诸多不便。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人总会向往或去向别的去处。日子总被某种东西推动裹挟着,做一个方向的旅行。疫情的这3年来我常在贵阳和老家反复辗转,穿针引线,为一个日子的延续而奔命。

因为高铁的晚点,大概13点半钟我踏上了开往贵阳的列车,50分钟后我出现在贵阳东站出口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照例是打开微信,扫码,截图,申报健康,点确认,一个程序都不能少,人人如此,过程严谨而又一丝不苟。

清凉之中,又一次回到了我的城市。

易说:“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元亨之贞,至于八月则转亨为凶。古人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因果而释之,我以为这既神秘莫测亦是脆弱的。

卜筮之书的晦涩难懂,貌似博大精深或者朴实无华,有时也在语言中带来形而上的意味。这意味指向个体、家、国、道与天地人神。某种普遍的规律和时空的律动被视为是理所当然,这是古代人的义理和象数,内容与形式在生活中的反应,在神秘的迷雾中对物象进行抽象化的里程,时至今日仍旧不止。

自从人类创造语言和劳动工具以后,人类的文明史和发展史也是一部与饥饿、战争和瘟疫斗争的历史。随着这些伴随物的渐次消失,人类越接近文明和自身。

9月1日,星期四,阴。

中午11点过,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和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一则消息:关于贵阳市花溪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无症状感染者1出现了,为花溪石板镇物流园员工,我想,这个无症状感染1也不过像之前贵州出现的很多病例一样,一个很普通的病例而已,贵州又不是没有过疫情。也许很多人的想法也和我一样。这并未让人感到紧张、害怕,整天未下楼,同时南明区花果园R1区10栋进行零时管控并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9月2日,星期五,阴。

花溪石板镇物流园出现了感染者4,花溪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花溪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正在招募!这行动还是够迅速的,相比之前发生的在武汉的那场疫情比,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在病毒流行的真相面前,我们不再遮遮掩掩,并迅速地调动了社会和医学资源、工具,这是社会的进化和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把事情做好,做对。对于不可触摸,看不见的,防不胜防的病毒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开始。很多关键性的工作的完成还得依赖面对此行动的群体出于科学、责任、公平、公正的,出于爱与道德的行为,甚至某些政治人物和领导者对价值的真正具有积极性的向善的理解和行为。如此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色列青年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它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中说:“没人能保证绝不会再有一场瘟疫席卷全球,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医生与细菌的竞赛中,医生是跑在前面的一方。”“人类面对流行病束手无策的时代很可能已经过去”这些我都是信的。

中午出门,出于习惯和小心,戴上口罩:目之所及几乎没有人不戴口罩。我问了两家药店,“你们还有口罩没得”,“卖完咯”回复我的是这个声音。气氛变得严肃起来,形势开始变得严峻了。2点过钟,我在一个生鲜购物群里发了这样的两句话“我们2天,4,、5例就慌成这个样子,若发生战争,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作为对抢购一空的货架的回应。言下之意是叫他们不要恐慌,再者也想借此言对那些集体无意识,见风使舵,自私自利者的一击,没想到招来了负面的回击,他们说我有病,想想也是,不是我有病就是这个社会病了,总之,病在我们中间。中国的现代性未能阻止住几千年的国民性劣根性的惯性。或许它们都被历史裹挟了。

下午,进入楼下的中型超市,人挤人,我知道这不是周末的原因。蔬菜被一扫而空,肉铺上只剩下被刮得干干净净的案板,冰柜里只有几斤板油在等着买走它的人,我走了几家小区的超市,所有的肉和蔬菜都被抢空了,不过,米和油倒是还可以供应。

23点56分,收到了一个诗人朋友给我发的信息“明天一早如果还能出门,记得出门囤点物资。。。”是三个句号!“哦”,“我们有超市”我说,“可能是不是要搞全城黑蒜”我故意把“核酸”打成了“黑蒜”,“是的。全城核酸。。”他回道,又是两个句号。退出对话框,想起临近小区的朋友圈里分享的小区广场上新搭的几个棚子,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只有时光不散。

9月3日,星期六,下午小雨

因为是星期六,今天起得有点晚,清早在迷迷糊糊中,我就听到楼下不断地有不同往常的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起床后往下楼下一看,我的天,我几乎叫了起来,我尽量压住不要让自己出声。楼下以及平台上搭起了很多红色的棚子。几个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拉警戒线,封住了出入小区的路口。

中午时分,出现了对南明区花果园实施静默管理的通告。花果园已处于主城本轮疫情风暴的中心!这正是我的小区!

赶忙下楼去,所有超市都关了,听他们说上午10点的时候超市都还开着的。

我问搭棚子的工作人员,“现在所有的超市都关了,我们到哪里去买短线啊?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工作人员回答我“等大家做完这轮核酸后,超市就可以开了”

我信了他们。

中午,小区里每栋楼的平台上都搭满了棚子,工作人员通知要进行核酸,结果系统崩溃了,(政府为此还发了一封致歉信)直到下午6点我们那个单元都未能进行核酸,早先听说小区里的超市要在下午4点钟开门,未到4点,超市的门口排起了几百人的队伍。我排了一会儿的对,看见移动得太慢了,又离开了队伍,这种时候,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因为看不见前面的情况。6点钟队伍消失了,人们拥挤在超市中,摩肩擦踵的,像在赶一个狂欢的聚会。超市的肉铺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蔬菜架上,所剩无几,疯狂的人们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去在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这些问题。

截止中午12点,感染者序号已经达到15。

晚上,与友人小酌,10点会房间,睡意渐浓,靠在书桌上等着去做核酸的通知。

9月4日,星期日,阴转晴。

零时, 听到了门铃的响声,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终于来了,我在迷迷糊糊中将自己从睡眠中抽出。

电梯里挤满了下楼做核酸的人,每个人都罩着口罩,一切都如此安静,只有一个2岁多小孩在观察电梯下降时楼层数字变动的好奇的声音。

核酸结束,回屋洗漱,寝时已接近凌晨2点。这是第一轮核酸。

一早醒来,已是中午,立即点了一下健康码,是绿码!心中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凌晨做的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

截止中午11点,官方通报,本轮疫情感染人数已达104例! 是昨天的差不多7倍。我真担心疫情会呈几何级数狂奔下去。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特别是在此时。早在出现病例之前,除了进入公共交通、银行,学校、政府等公共场所戴口罩外,其它的极少有戴口罩的,这就为疫情的快速快速扩散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使形势和防控工作变得复杂和艰难起来。

下午3点过钟部分超市又突然营业了。

下午3点43分 有一个未接的电话,是我弟弟打来的,当时我在超市抢购,根本没空接电话。

据小道消息,下午可能——“风尘”

50分钟内我一共在超市扫二维码付款了7次(记忆中大概为此生购物次数最多最密集的一次),来回了搬了两次东西。

超市里不断地重复地播放“大家不要慌,不要囤货,超市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大家不要慌,不要囤货,超市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下午6点钟小区里所有的超市又全都关门了。

“风尘”你应该可以理解的吧,我给老陈发了这个信息。

“理解 ”

这是喷水池 ! 我接着把朋友圈的截图发过去,图片中这个贵阳市主城区昔日最繁华的喷水池大街,宽阔的马路上细看只有3个外卖骑手,黄色的帽子格外显眼,它刺痛着我的心。喷水池地区还没有处于静默管理的状态呢?就已经是这个样子。可以想象一个城市那种在新冠笼罩下的惊弓之鸟的状态。

也给桃子发去了“风尘”的消息,她不会误解我的文字,在这样的语境下。

下午6点43分打开健康码,看到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间是16:04分。

23点37分,由志愿者5家为一组地下楼做了第二次核酸,过程畅通无阻。

官网当日报道:国家专家组将于9月4日抵筑实地指导。

9月5日,星期一,晴转多云

零点21分,官网发布了贵阳市部分区域临时静态管理的通告。这样一来,加上之前早已静态管理状态的区域,实际上就是城区全域静态管理了,几个小时之前的小道消息被证实。

这让我想起,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在他的巨著《红与黑》的扉页中的署名为丹东的那一句简短的话:“事实,无情的事实。”

在事实面前,我们都无话可以说,不说,才是确实的无言,而沉默不是。

起了个大早,目的是想买点猪肉,下楼,起初排在最大超市的那个长长的队伍里,排了一会,想到队伍太长且才8点钟,超市还没有开门,就换了另一个买猪肉队伍,自觉地排在了队伍的尾部,这队伍至少也有 30 、40人,我下意识地提醒了一下前后的人,让大家注意保持距离。

排在我面前的是两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这时候,我队伍旁边一位年纪大概六十多岁,穿着一件印有大美女上半身体恤衫,外套一件轻薄的防紫外线的白色衣服的老大伯,脖颈上带着一条普通的项链。他那宽松的牛仔裤看起来,像他肚子上那美女穿的。他似乎也注意到我们在看他,笑眯眯地往我们看,用我们西南的方言说,简直就是个活宝,那造型极幽默。

我说:“大伯,你要买肉不?”

他说:“我想揩你的油。”

“哪样叫揩油嘛?”我从包裹在口罩里的笑声中挤出了这句话。

“我想插你的对呀”他回道。前面的两个美女都笑了起来,整个队伍气氛一下子从严肃的现实中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大伙乐呵呵地笑着。

“那我给你拍一张相片嘛”他什么都没说,看来是默认了,我和前面的美女赶紧同时举起了手机。

朴实善良的人们,学会在艰难的时日中去讨生活的幽默。乐观的人们更容易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机会,我想,是这样的。

割肉、上称、付款,队伍缓慢行进,我嫌太慢。

从4栋那边急匆匆地走来了一个提牛肉的人,我问他,“兄弟,在哪卖的”他说:“5栋”,我离开队伍,往5栋那边小跑着过去,一大群在那里你2斤,我5斤地“瓜分”粉店老板的牛肉,老板一个劲的叫“大家不要慌不要慌”“排起队来”“你要多少”“55”(我知道他说的分明是价格)

19:09分 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9月6日,星期二,晴

早上起来,买菜群里,以及一些花果园的群里,出现了“我们这里停水了”“电梯停了”的信息。

昨天还允许下楼,今天就这款式了,拐咯,“轰”,我脑子停顿了一下。

6日,省政府公众号密集地发了至少7条以上的关于疫情防控的消息,这说明政府高度重视,把防疫抗疫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种自媒体开始在讨论,电梯停运的问题,比如发生消防,救护,救急等,该怎么办?毫无疑问,这会带来生活的极度麻烦。后来,不久又听说每个单元的确开通了一台电梯。

我所在的这栋楼楼下二楼的停车场都下不去了。

每个单元门口都有防疫的工作人员在把守。

防疫到了用力的时候了。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面对饥饿、战争、和瘟疫的威胁。封城,是全世界面对瘟疫大流行时,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在西方都曾有过先例,比如18世纪的法国马赛鼠疫大流行,当代世界的新冠流行的东西方世界。这种方式为疫情的防控创造了客观的有利基础。以快刀斩乱麻的姿态面对瘟疫。这是有科学依据和历史经验的。事实证明,采用这种行为的地区最后都取得了胜利。

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的动物。这是我们讨论和决定人类社会一切事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在C0VID-19(新冠肺炎)统治下的近3年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冠帝国横空出世,世界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病毒正在塑造世界,重塑现实。人类正在被新冠进行单一叙事。瘟疫是检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试金石,“新冠”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它奉行的是科学主义。且为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提醒人们记住危机、奋发和自我更新。它也提醒人们记住世界虽然是人类说了算,但人类也不能决定所有的明天。

在瘟疫面前放下一切偏见、争执、喧嚣、个人主义和主观。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主义才是一切意义与价值的源头,这是对作为当代人最看重的价值是人的生命的蔑视。是一种自私自利,也是一种狭隘的生存观和价值观。在以个人体验和感觉为主体的世界中,不会有真正的意义流和价值流。人类逃离伊甸园,不再靠野果为生,靠劳动去实现生存以后,个人不再永远是对的。

但是应该在封控的同时,也要做好封控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这一点一直是一道重要的课题与作业。得分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抗疫的结果。

下午发现发现米只有半斤米了,前几天的超市购物时我还以为米可以够吃几天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以防万一加了楼管美女的微信。

晚8点49分,志愿者上门做第三次核酸检测。

9月7日,星期三, 晴。

7点46分,健康码显示第三次检测结果为阴性,此次检测效率比之前高多了。

中午一点,在微信上给楼管发了个信息:

“家里米没了”

“好的”对方回了两个字,以表示在线。

“为了遵守防疫工作,大家一起努力,早日让小区正常起来”我说。

对方回了一段语音,“你看下还需要哪样子,然后你再发来,超市里面有的我就给你买,没得的我就没办法哈”

“好”我答到。“米,一袋,老干妈,面条,洗洁精小瓶,特别是蔬菜类啊,还有水果。这些你来决定好了,谢谢你们,关键时刻致敬,”

晚上10点过钟,超市的人,貌似志愿者,给我送来了一代129元的套餐包。清单为:一斤猪肉,一包2两的干香菇,一瓶油辣椒,一个3斤重的柚子,一把面条,一颗3斤重发大包菜。但没有我要的大米。但是已经小有知足了,毕竟本次疫情的另一个中心花溪石板镇物流园是贵阳市最大的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停摆。

晚,志愿者送来一棵大白菜和一根茄子。谢谢。

官方消息,截止9月7日16时,贵阳贵安共筛查到阳性感染者301例,较前日增加115例。此外,还有多管混检异常,正在复核中。

感染数不断地在增加。

9月8日星期四,多云

中午12点,官网消息:9月8日,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七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从9月7日14时至9月8日10时,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95例。本轮疫情以来,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96例,主要在全员核酸和抗原检测中发现,个别在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中发现。

感染数依然不断地在增加。

下午3点,官网消息:南明区致歉并回应:已连夜将32303份生活物资配送给花果园居民。

21:19,官网消息:9月9日0时起,贵阳观山湖区白云区部分区域解除临时静态管理,抗疫工作取得局部成果。

连续多次吃面条有点开始不习惯了,80年代那时生活在老家农村,米饭一年到头都会差几个月,那时候杂交水稻还尚未在我们那边种植,在青黄不接时,唯一能用来充饥的就是包谷和面条,而且面条也是极度匮乏的,家里能种的田,除了在秋季收割水稻后,就种上了小麦和油菜,家里所有的费用,包括我们的学费全靠那几亩田和土馈赠。经过那段岁月的“历练”后,每看到包谷饭和白水煮的面条,胃口就大受影响。时下,历史又有重复的趋势,也许,人们能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没有记住历史的教训。

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

9月9日,星期五,多云。

凌晨一点,我在买菜群里看到了一则消息,花果园一期17栋********(这里省略掉了单元和人名“经常出差,没有任何物资,没有任何物资,饿了四天了,喝了四天矿泉水,附近能帮忙的清爱心接力一下”(帮忙转发的)

今天有几个朋友打来慰问电话,谢谢你们的惦记。

我们的静默就是很多人的未来,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未来,一座城市的未来。愿这些日子的静默成为未来的记忆。

15:16 志愿者上门进行第4次核酸检测采集。

下午3点过钟,官方通告:新增116例!贵阳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555例。病例突破了500的整数关!

此刻,不知怎的想起了大唐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然我知道,今日之九月九日亦不同于彼时的农历九月九日,但是面对一种相同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月10日,星期六,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雨。

今日今天预报为阵雨,果然。雨,能被人类计算出出现在何时何地,但即使是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也无法计算出病毒传播的速度。

一年中,月亮的高光时刻。也是团圆的日子。

上午,网公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政府要发中秋节礼包!

“今年的中秋节,正值贵阳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贵阳市委市政府心系静态管理区的困难家庭和援筑工作队,为他们精心准备了中秋礼包。据悉,这次发放的中秋礼包每个内有月饼1斤、梅林午餐肉2盒、休闲食品2包。拟发放131万个”

整个朋友圈开始期待和热闹了起来,中午开始就有人晒收到礼包的图了。

下午3点,贵州交通广播电台的公众号获悉,从9月9日12时至9月10日12时,贵阳市新增阳性感染者160例。

下午志愿者送来两天的抗原检测,自测为阴性。

黄昏降临,一整天,因为下雨,天阴沉沉的,月亮在云层之上摆动着它轻盈身子。

小区开始响起了各种声音,有尖叫的,有嚎叫的,有吹口哨的,有大声高呼我要吃月饼的,有人在唱“我和我的祖国”,“明月几时有”小区平台的通道上,志愿者忙忙碌碌地搬动着东西,我知道礼包来了。

这些日子,我没有告诉母亲,被静默的消息,她不知道什么叫静默,如果需要我翻译,我只能告诉她老人家,“我回不去了” ,她只听得懂这种日常的,带着泥土和烟火气息的话,对于新词、对于网络词汇、对于政治,对于一切流行的(比如病毒)她一概不知,也不想去知道,她习惯了那个“缓慢的似乎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和他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这些漂泊在外,四海为家的游子就是她世界的全部。

中秋节的朋友圈像另一个节日,孤零零的,仿佛在天涯。尽管世界和月亮阴晴圆缺,它也需要你的关注和抚慰。

大学教师,诗人,博导:雷鸣电闪之后,八月十五的月亮。

诗人评论:只圆了一天,而且是在朦朦胧胧中。

贵阳市民:我在阳台坐着,月亮已是彻底看不到了,两盏路灯在凉凉的秋风中坚挺的亮着,大地在这月圆之夜化作一片静悄悄的空寂,这哪像在九月中秋的夜晚呢?

大学毕业生:晚安 梦里想去哪都可以 还有火锅 烧烤辣条奶茶

上班族:疫情下的中秋佳节,愿我们都能情绪稳定,静待解封,加油

市民:月亮慢慢变圆!事事慢慢如愿

在水一方(北京网友):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一位不在贵阳的贵州的诗人:举头望月,乌云盖顶……

房地产销售员: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追寻无尽的爱意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月亮,浅赏一下“玉兔”吧

“疫”路同行,扭转“黔”坤

网友:疯啦疯啦,一个个都疯掉啦

自媒体网红:单身汉们?你们收到区里派发的中秋大礼包没?吃完好好抗疫

市民:收到政府送来的中秋月饼,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志愿者,你们辛苦了!

公务员:感谢党委和政府发给我的朋友们中秋月饼,我吃面条也很快乐,但愿静悄悄过去,早日动起来!

晚上11点一刻,我也收到了政府发放的礼包:

信的第一段写着 :“亲爱的市民朋友:中秋将至,恭祝静居安好,纸短情长,难述抗疫艰辛,同心情长。”

……

1盒方便面,2盒午餐肉,3小包 达利园蛋黄派,4瓶油辣椒,5个月饼。

12345——顺

贵阳这一仗,必定是要胜的!

2022年9月11日于贵阳花果园

热门标签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