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心得选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更新日期:2024-05-17 17:56

★编者按★

8月19日至26日,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50名党外处级干部参加了培训。现将部分同志的心得体会陆续选登于此,以飨读者。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二级调研员

詹旭芳

通过参加省直机关工委举办党外干部培训班学习,尤其是异地教学时浙江大学老师讲授的新时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结合我在安徽多年工作中到基层调研了解的情况,就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实施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新时代城乡深刻社会变革。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有8亿农民;本世纪20年代,农村还有近2亿农民,主要是留守老人、儿童和无法长年在城市就业的其他人员;专家预计,本世纪中叶农民不到1千万。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流入一、二、三线城市,城镇化加速发展,开始出现城市病;而农村的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田地荒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就业,全面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从长远、全局视域看,在新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将促进县以下乡镇村庄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治理体系的深刻变化,更多表现为展现各自特色的一体化、均衡化、现代化。在大中城市率先发展、实现现代化基础上,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引领,推动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商品、信息、物流、平台、网络、自媒体等各种资源向乡镇农村聚集配置,有效延伸优化升级城市产业链供应链,促使乡镇农村新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乡村休闲旅游、康居养老、文艺体育、博物科考、农经作物和花草种植、禽畜渔业养殖等产业兴起,将与城市经济连为一体、互促互补,乡村产出剩余输往大中城市,甚至走向全世界。通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带动县城、小城镇、乡村全面发展振兴,补齐发展短板弱项,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将返居农村,乡村人口成为乡村居民,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职工,在混合所有制和合作社股份制中享受股东红利,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普遍建立,全过程民主政治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全面繁荣,法治、德治、自治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效能充分彰显,社会安全稳定基础牢固,坚定朝着共同富裕和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完成农村现代化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是治国安邦的良策。

二、实施江河湖库山水发展战略,厚植发展优势。

研究制定沿江沿河、跨江跨河、沿湖沿库、山水贯通发展具体战略规划。地理位置决定了安徽发展的大战略和规划。安徽地处中国大陆中部偏东、南北偏中,地缘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厚,拥有众多江河湖泊、山岳丘陵,显山川形便之利、东联西接之长。特别是拥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和众多支流,使航运、灌溉、水产、农业、文旅等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经过多年来水利设施建设和江河湖库治理,我省全域总体上能够旱涝保收,农业基础稳固。皖西、皖南山域广阔,森林覆盖率、硒氧含量高,成为涵养优质水源、碳汇量能、康养休闲的重要基地,是发展饮料、矿泉水、酒业、碳汇产业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富集区。全省江河湖库、山水林草、花卉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综合利用前景依旧非常广阔。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我省目前实施了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规划,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成员。省委、省政府制定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板块和东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通过加强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在战略规划、产业协同、要素配置、生态环保等领域全面合作,加快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完善路网设施、协作机制的基础性建设,开发山水资源,实施水陆连通,城乡互融,将进一步打通大循环堵点,实现顺畅便捷的南来北往、东联西接,为全省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通流转奠定较好基础。

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

独特的才是长久的,但独特并非封闭而是大连通大循环。各地进一步结合自身条件,挖掘潜力优势,制定实施好具体的发展战略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达到异质共兴、互促共赢。一要培育优势产业。安徽南北距离远,各地资源条件不一,要抓住制造业这个重心,依托山水资源和既有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深挖潜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打造平台和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或一带多产业链。皖西、皖南重点发展文旅碳汇水产业,已成共识,成效初显。中部合肥虽然发展迅速,但对全省皖南皖北带动作用有限。以煤炭资源和农业为主的淮河以北六市发展相对缓慢,国家实施沪苏浙对口帮扶措施,为皖北加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把握好借助外力和滋养内力的关系,培育自身资源和产业仍须深思。以亳州为例。亳州建城很早,地属中原,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较慢,财力紧张,但地区特色和优势明显,淮河支流旱涝保收,农业基础牢固,有商管、老庄、三国遗迹,主要产业为中草药、古井贡、高炉等酒业,应在发展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基础上,着力打造平台产业,重点招引培育新医药企业,借鉴欧美、日韩经验,建设中草药、中成药种植、科研、开发等制造业和商贸平台基地,发展升级产业链,并通过混合所有制,壮大国有资本,参股全国优质药企、酒业,获得资本收益和优质企业红利,给本地输血、滚动发展。有关资料显示,按照2021年制药业年收入排名,全球前10的企业依次是辉瑞、艾伯雄、强生、诺华、罗氏、百时美施贵宝、默沙东、赛诺菲、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都达到数百亿美元以上。深耕细作制造业,瞄准头部,抢占高地,才有发展后劲。北欧小国,人口数百万,就靠几个大企业支撑着整个国家经济。安徽周边各省市都在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安徽在趁外势、引外力方面多有谋划和作为,但还应在育内力、养内功方面多筹划、下功夫,挖掘自己的潜力,厚植自身的优势,讲好自己的故事。二要促进均衡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全国大多数省区市都客观存在,都面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任务。浙江是发展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总人口1.26亿,是安徽的2倍;2021年GDP12.43万亿,是安徽4.29亿的将近2.8倍。发展较好的地方主要在大湾区,而东西北部发展滞后,人均产值、财政收入不算高,教育、文化资源并不具有明显优势,但通过抓住制造业和数字产业,从农业大省变成了工业强省、高新技术产业大省。从现实可能看,均衡发展还是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城市带动乡镇、农村村庄的发展路径。要继续强化阜阳、蚌埠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市县、城乡、地区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加强县、镇、村、庄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制密县域交通、信息、人流、物流网络,挖掘、宣讲乡村故事,以县带镇,以镇促村,以村联户。皖北人力资源富集,要坚持抓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把人力培养成人才,发展教培产业。三要利用好河水资源。皖北还有一些县不通高铁,要利用高速公路、水运发达之便,实施沿河跨河发展。皖北淮河流域有濉、汴、沱、浍、东淝、涡、芡、西淝、颍河等九大支流,通过水源涵养、适时调水调峰,在大数据支撑、精准蓄泄、科学治理基础上,皖北江河航运、灌溉、种养、绿色环保之天然红利可期,要继续做大做强农业。要规划布局沿河集镇和产业,可以沿河合理规划建设现代化新兴集镇、居民村庄、科文教卫等公共设施、文旅景观带、产业链,进一步流转土地,实施较大规模农业生产,充分开发河湖资源红利。在皖西皖南,六安金寨、霍山、池州青阳、宣城泾县、旌德、绩溪等山区小县在沿交通线建设美丽县镇、乡村方面都有较好经验。

四、深入实施科教文化强省战略,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教科文卫事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福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内容。文化是有品味、富内涵、有滋养性、独特性、传承久远的产品,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性价比高。安徽是文化、教育大省,资源丰富,人才众多;全省各地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十分重视教育文化事业。但各地教科文卫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要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引领帮带、资源下沉、城乡融合,推进一体化发展。一要切实抓好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加强教科文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适龄人员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占比。实施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帮带计划,发挥名校、名师、名课带动作用,通过制作视频、在线授课答疑、师资培训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实行教育资源全省共享。以科大、合工大、安医、安徽中医大、安大、安师大为依托,对口支持各市高等教育;与外省市高校、港澳台高校、外国名校、一流专业、名师开展多方面培训合作;深入开展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一大批多层次大师工匠;发展毛坦厂式培训学校,吸引全国学子求学,壮大教培产业。实施省立医院、安医附院、中医附院帮带市县医院计划,将具备条件的县级医院打造成三甲医院,加强妇产、康复、精神科、传染科等专科医院建设,更好满足实际需要,让老百姓求医问诊更方便。实施省市县医疗收入分配统筹奖补政策,激发乡镇卫生院、村医疗室活力。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兴,则教化兴。安徽不仅山川秀美,而且文化资源丰厚,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承地。全省自然景观、人文古迹众多,给文化繁荣提供了丰富养料。安徽自古文化昌盛,名家学者、文臣武将代代有继,民间故事、山歌戏剧流传久远,涌现过在国家治理、开土护疆、办企兴医、科研教育、表演建筑、革命争先、改革创新等各个方面人物,至今文脉不断,故事绵延。要将这些历史故事、基因元素提炼升华,形成作品,打造成产业,积极构建推动融合发展的软实力。三要大力讲好新时代安徽故事。实施新时代安徽文化名片工程,讴歌新时代安徽人民积极奋斗奉献的热情和成效,努力讲好新时代安徽改革创新、奋进新征程、追寻中国梦的新故事,用文房四宝描写新时代徽风皖韵崭新篇章。

编 审:朱海涛

编 辑:陈 茜

欢迎投稿:ahszgwxcb@126.com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