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学员心得体会选编(一)

更新日期:2024-05-18 14:56

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

Archaeological Field Workshop:

Cave Temples in Shanxi

experience学员心得(一)01刘江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时,恍惚间才发现,为期约两周的“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早已结束。文档里的字符码了又删,一时竟不知从何写起……

这是我离云冈石窟最近的一次,近到可以看见第16窟高达13.5米的主尊立佛手指上端的那几个孔洞;

这是我离宿白先生最近的一次,近到可以看见先生写的手稿、读着先生写的书、沿着先生走过的路,去看这里的每一个洞窟;

这是我离业内诸位专家、学者最近的一次,近到可以随时在课上、课下请各位老师为我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云冈石窟官微2022-08-03)

行走的“参考文献”

恰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云冈研究院组织“佛教考古与石窟寺考古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依托此次研究班的优质师资资源,我们这一届(第四届)的教师团队阵容更是空前强大,故我们都称其为“行走的参考文献”天团。

(图片来源:云冈石窟官微)

诸位老师在课程安排上更是格外用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等重要文件的深入解读。再到纠正读音以及何为斩山,如何绘图,石窟报告如何写等具体问题。更使我深刻认识到如窟外和窟内具有同等重要性、应带着问题去田野这些以往学习过程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各位老师的讲座往往围绕一个专题,进而发散延伸,一些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就是一个极具研究性的科研课题。杭教授还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给我们“开小灶”补课,别提有多幸福了。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获益良多,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掌握了一定的石窟寺考古学的方法。

(图片来源:李轩婷摄)

(图片来源:李轩婷摄)

“真正的先生”

虽然我从未亲眼见过宿白先生,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却无时无刻不受到先生的影响。我的硕士导师曾用宿先生的话作为我们第一次见面谈话的起始:“做学问,路要走正,要扎实。对洞窟壁画,要使劲看,确实看清楚了,看准了,觉得有必要写了,再提笔成文。”还说“年轻人不要急于发表东西,要谨慎。否则将来老了,白纸黑字,都是负担。”这些话对我来说,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让我始终对学术保持敬畏之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图片来源:云冈石窟官微2022-08-03)

8月3日,“宿白先生纪念展”在云冈石窟开展,我得以离先生更近一些。在李崇峰教授发言时,我注意到他先向展馆方向深鞠一躬,后又向大家深鞠一躬,没由来的,我的眼泪就淌了出来。现在我想,这大概就是“传承”吧。读先生的书,听先生弟子回忆与先生的往昔,跟“工作坊”的同学聊先生的文章、生平,似乎先生从未离开我们。“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先生就像一颗启明星,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我如果不能做一颗星,那就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以先生为榜样,以期自己能在相关领域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图片来源:刘江摄于“宿白先生纪念展”)

伙伴们和“鸡蛋炒鸡蛋”

略有遗憾的就是我来到云冈的第二天脚就扭了,自此云冈多了一个“瘸腿少年”,但老师和同学们仍给予了我最大的包容和帮助。大家每天扶着我上下台阶,帮我拎书包,在生活中处处询问、照顾。而大家也在陪我“看病”的过程中,不断彼此熟悉,最终团魂熊熊燃烧。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才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图片来源:刘江摄)

在云冈的的这些天,每天除了在课上享受精神食粮,食堂的饭菜也是极为可口的,跟大家一起每天“干饭”是除了学习外的头等大事。拿一道简单的“番茄炒蛋”来说,以往在外面吃的这道菜鸡蛋不会很多,而在云冈的“番茄炒蛋”我认为叫“鸡蛋炒鸡蛋”可能更为合适一点。这里的番茄变成了配菜,剩下的全是鸡蛋,熟透了的番茄,酸酸甜甜,汤汁很多,金黄的鸡蛋,再配上米饭,我能炫三碗!

(图片来源:刘江摄)

跟大家一起坐在云冈的秋千上聊天、吹风、看云、看天是我们晚饭后的消遣。云冈的天很蓝,云很白,云脚很低,低到仿佛秋千荡到最高处便可以伸手捉住它,捉住它,那你便拥有了云冈的整个夏天。

(图片来源:马楠摄)

(图片来源:刘江摄)

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工作坊”的学习,想要感谢的人有许多。

首先,我要感谢云冈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其次,更要感谢杭侃教授,正是在杭教授的倡导和策划下,“工作坊”才得以成功创办并延续举办至今。再者,我要感谢山西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王炜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我们所有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此外,我要感谢线上、线下“工作坊”的所有同学们,感谢遇见,感谢大家的照顾。最后,我要感谢为此次“工作坊”默默无私奉献的每一个人,各位老师、助教、公寓的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巡山看窟的大爷和狗子等。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亲爱的伙伴们,我们下次再见!

刘江

壬寅秋月于河东寓所

ps:嘿哥们儿~云冈石窟了解一下~

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之后,举全国之力开凿的大型皇家石窟,之后形成了“云冈模式”。想了解什么才是“石窟标准器”?真正领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的“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的气象。请来云冈石窟!(超大声!)

想边看大美云冈,听“行走的参考文献”天团授课,吃“鸡蛋炒鸡蛋”,“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了解一下~密切关注报名启事,下一个幸运选手就是你!(破音!!!)

02高志远

我是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高志远,以下是我在石窟田野考古工作坊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一、系统的学习

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虽然一直在从事石窟数字化相关的研究,但是对石窟寺考古没有系统的学习,缺乏石窟寺考古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就会有很多犯一些基础的错误。我仍记的我们在响堂山石窟的数字化工作中所留下来的遗憾:当时响堂山石窟为了配合我们学校数字化工作,特地在北响堂北洞搭了3层架子,让我们能够直达十几米高的最上层,但是因为对响堂山石窟背景知识的不了解,忽视了顶部“高欢瘗窟”内的挡门石碎块,如果能将这些碎块进行拼接复原,将是响堂山石窟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材料,但是没有将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对研究工作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二、历史的回顾

工作坊的课程安排中不仅有大同地区历史脉络的梳理,也有中国石窟寺考古百年各阶段详细的介绍,让我解了中国古代5次中西交流的时间及内容、佛教的诞生与东传历史、中国石窟自考古各阶段代表性的人与代表事迹,让我们对云冈石窟以及中国石窟寺考古历史的脉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三、学术的前沿

在纪念宿白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学术会议上听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认识了“龟兹类型”中心柱窟、云冈石窟各期“守门神将”的特点以及来源推测、石窟寺数字化观察:考古、保护和展览等等,开拓了自己的思路。

四、未来的规划

系统的了解了石窟寺考古的中长期规划,从5年内的任务目标到2035年要完成的具体内容。了解了目前石窟寺考古所存在的问题、学术目标和主要任务。知道了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性以及编辑工作的迫切需求。

五、老师的教诲

老师通过保护、研究、管理与利用这4个方面让我们开拓思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来选择自己研究的选题;让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来分析石窟;观察河流、河床、道路与石窟的关系;崖面与岩层对石窟的影响;斩山空间以及斩山所反映的洞窟空间关系。通过老师们的点拨,让我对石窟寺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

六、学科的碰撞

老师提到工作坊学院筛选过程中有意的强调了多学科的背景。让我了解到了科技考古、碳14、地层学来协助石窟寺考古分期断代工作,在石窟是早期的开凿中,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石窟寺的开凿。这次工作坊的学习中不仅认识到学历史、学考古的同学,还有艺术史、材料、音乐、测绘等等专业背景的同学。我们能够在石窟寺考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取长补短,共同为石窟寺考古研究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七、伟大的先生

在宿白先生纪念馆开馆仪式以及纪念宿白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学术会议上听到了各位老师关于宿白先生的生平的回忆,深深的被宿白先生一生对石窟寺的研究工作所震撼到,感受到宿白先生是真正的学者、永远的先生。

八、一生的朋友

有幸能够参加石窟考古工作坊线下的课程,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但是做着石窟寺考古工作相关的事情,在这十几天的学习中,我们更像是一个小的石窟寺考古团队,利用自己各专业的优势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我相信我们以后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九、永远的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云冈。与各位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了这十几天,永远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我相信这次石窟考古工作坊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以后的研究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将永远记得云岗生活的这些日子,每次回想起这段时光,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希望能够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跟同学们交流学习。共同为石窟寺的保护研究工作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03聂文辉一、学习日程安排

2022.7.26 前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研究院报道

2022.7.27 参观壁画文物修复室

佛教考古与石窟寺考古研究专题研

修班开班仪式

关强老师 讲座《全面加强石窟寺考

古与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张焯老师 讲座《东方佛教的第一圣地》

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开班见面会

2022.7.28 彭明浩老师 讲座《石窟寺窟面与窟

前遗迹的调查与记录》

2022.7.29 杭侃老师 系列讲座

2022.7.30 何利群老师 讲座《中国石窟寺考古

中长期计划(2021-2025)》

2022.7.31 杭侃老师 系列讲座

2022.8.1 彭明浩老师 讲座《南响堂石窟崖面

与斩山》

2022.8.2 彭明浩老师 讲座《窟前附加建筑》

2022.8.3 宿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2022.8.4 李崇峰老师 系列讲座《中国石窟

寺》、《中国石窟寺的类型、分布

及分期》、《克孜尔石窟——龟兹石

窟寺之典范》等

李志荣老师 讲座《石窟寺数字化实

践观察保护、考古、展览中的数字

化“多规合一”》

2022.8.5 李崇峰老师 系列讲座

2022.8.6 李崇峰老师 系列讲座

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 交流分享

会、结课仪式

2022.8.7 赴善化寺、华严寺、大同市博物馆

考察学习

2022.8.8 赴鲁班窑石窟、观音堂考察学习

杨泓先生 讲座《1957年响堂山石窟

勘测回忆》、《漫谈北魏影塑艺术》

2022.8.9 返程

二、学习内容

通过此次学习过程中各位老师站在不同角度对石窟寺考古的深入解读,整体性、系统性地了解了石窟寺考古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关强老师、杭侃老师及何利群老师关注国家政策,以及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至科学保护、挖掘历史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合理利用,“保”、“研”、“管”、“利”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体制下对石窟寺考古的优势条件等重要内容,此外,杭侃老师又以昙曜五窟为引,讲述石窟考古类型、与印度佛教的关系,以及其中体现的佛教文化内涵;张焯老师从大同的历史地位、佛教的诞生与东传以及云冈石窟艺术等方面阐述云冈石窟在大同,乃至全国佛教考古的重要地位;彭明浩老师关注石窟的调查、测绘与记录,从这一系列流程的基本程序、石窟的选址和营造条件等问题着手,结合“斩山”理论、窟前遗迹的分析方法与石窟考古案例的新视角展开研究;李崇峰老师以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中国石窟寺》为基础,系统阐述当代石窟寺考古的现状,石窟寺的类型、分区和分期等问题,并以古龟兹地区的石窟为例探究西域石窟寺的特征;杨泓先生则从自身在响堂山的学习测绘经历出发,描绘老一辈学者的大家风范。

而为期两天的考察中,在善化寺和华严寺,辽金时期的建筑和泥塑像在今日仍风华不减,为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与雕塑形式的演变提供珍贵的实例,两寺虽相隔不远,却一个南北向,一个东西向,代表了中原传统建筑习俗与草原民族拜日传统的不同文化,同时展现出较为完整的辽金寺院布局;在大同市博物馆,精心的布局与陈列将观者带入魏晋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走进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展柜中成排成列的俑既是墓主身份等级的反映,也映射了曾经的鲜卑政权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在鲁班窑石窟,这种与云冈石窟有诸多相似特征的石窟表现形式被学者们称为“平城佛教石窟群”,体现出云冈石窟在佛教石窟造像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在观音堂,辽代的石雕立像栩栩如生,继承唐代雕刻风格,菩萨端庄敦厚,十大明王勇毅刚健,衣带飘逸流畅,唯有雕像底部由于年代久远而裸露的包泥彩绘痕迹显示出历史的烙印。

大同,从北魏平城,到辽金西京,再至明清重镇,这个底蕴深厚的城市就像是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后人翻开书页,细细品味。

三、学习心得

胡聘之在《山右石刻丛编》中曾用“神山大泽不无韫藏,穷谷幽崖每阻跋涉”一句形容山西石刻的分布和搜集状况,我想这也同样适合于遍布于我国广大国土范围内的石窟寺资源,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一辈辈石窟工作者不畏艰难,跋山涉水,探索崖壁上、洞窟中的雕刻、泥塑与彩绘,寻找被历史变迁“掩埋”的古迹,创造与前人思维的交融,发掘过去人与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云冈16窟外壁面)

在此次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曾两次进入云冈的洞窟,一次听老师讲解石窟的历史、窟内的布局、雕像、纹饰和佛教经典,一次带着安全帽,爬上一层又一层的架子,尝试着学习怎样分区,怎样绘图,怎样仔细“阅读”前人在洞窟中留下的痕迹,当爬上16窟脚手架的最高层,站在此前从未有过的角度欣赏,看到佛陀的指尖凿出方形的凹槽,却不知其具体用意时,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和激动。只有进过洞窟,才知道那是怎样的震撼,一凿一刻,都凝聚了无数前代工匠们的智慧与虔诚。

(宿白先生纪念馆)

人们曾以“山间的小溪总是吵闹,浩瀚的大海从不喧嚣”形容宿白先生的大家修养和治学风范,8月3日,正逢宿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宿白先生纪念馆开馆仪式,有幸在纪念馆中见到了先生曾经的笔记和讲稿,一本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写满了先生的思考,也让我对《白沙宋墓》中先生严谨广博的学者形象有更加立体的理解和领悟。

(云冈的夕阳)

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学习交流机会,每一位兄弟姐妹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我们会在听完讲座的夜晚,在宿舍中分享石窟寺考古学习资料,会一同探讨建模、测绘和画图的方法,也会关心彼此是否适应了当下的学习生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感谢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山西大学、云冈研究院创造、提供的这次学习的机会、交流的平台,感谢每一位老师的倾情讲授,感谢每一位学员的照顾和帮助,与各位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学习,让我在“短暂”的半个月中受益良多,也让我与各位兄弟姐妹建立起深厚而难忘的友谊。感恩,感谢!

图文:刘江、高志远、聂文辉

编辑:康琳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