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人生大事》观后感

更新日期:2024-05-15 13:23

今天,在培训会上听到了一首老歌—往事只能回味。 特别感念自己读博的那段时光。在那段岁月里,我几乎每天都是充实的,头脑是清醒的,情感也是独立的,也能时常观照自己的内心。然而工作后,这些似乎都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了。初心快没了,不知自己还能行多远?想想有些可怕!几天前的下午,内心突然萌发出一个特别强烈的想法:我要自己一人(不告诉朋友)去看场电影,找回曾经那个内心强大的自己。决定后,就悄悄选了之前朋友说约着一起看的且是最近热映的《人生大事》。 影片以死亡来展开剧情,引导观影者思考关乎生死、爱情、亲情、职业等问题。如果单从拍电影的角度也即如何呈现电影主题来看,尽管我不懂,个人认为,该片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主题不突出,所以,最后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太深。但不得不说,影片中的许多台词触动人心,值得深思! 如,“人生就像一本书,都会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最后是句号,有的人最后是省略号。名利都是过眼云烟,人生除死,无大事。”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到尽头,可是留下的“省略号”会让活着的人怀念、铭记,甚至带给活着的人生的力量。 记得有一句话: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让人死去,而是让活着的人不想继续活着。但如果去看电影《寻梦环游记》,如果去听《REMEMBR ME》,去看《泰坦尼克号》,去看《悲惨世界》,去看《活着》等等,或许你就会发觉: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害怕是缘于我们无法预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死亡像凉透了的热水,像烧尽了的柴火,是彻底的,是无法更改的,是不可回转的,对待死亡的唯一方式只有接受死亡。所以,我并不赞同“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让人死去,而是让活着的人不想继续活着。”这一观点。其实,许多文艺和文学作品能够让我们体悟到死亡中所迸发出的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的力量。我们珍惜生命,因为生命终将会逝去。我们曾经目睹过人们面对至亲或所爱之物永远离去时发出的嘶吼和崩溃,诚然人们会悲痛,会觉得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更多的是由此而生发出的对生命的敬畏,是在最后时光中怨恨的和解,是思念和不舍的眼泪中混杂的感激和爱意,还有裹挟着记忆勇敢活下去的坚定步伐…… 影片正片结束后,我并未和其他观影者一同起身离开。总觉得这部影片的结尾有些草率,或许确切的说,是意犹未尽。最后,我一人静坐着,听完片尾曲,才悄然离场。回家的路上,我嘴里叨念着“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只要你愿意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这一句歌词,自己怕是走心了。其实,天空中的星星,只不过是恒星或其他发光天体。但是,我们总是愿意找到一种可以永恒存在的并且可以经常见到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显然,天生的星星是最好的选择。比起认为死亡就是彻底的消失,不如去相信逝者只是化作了天上的星星,就好像他们还在,他们依然陪伴着我们,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时,我们和他们之间还可以聊聊天,星星眨一眨眼睛,就是他们对我们的回应。 电影中“小哪吒”—小文和“孙悟空”—莫三妹的双向救赎,很治愈。小文,生母不详,失去了与其相依为命的外婆,被舅妈嫌弃:莫三妹,不顺的感情,得不到父亲认可,遭人白眼的工作,得不到的房子……,总之,人生大事似乎没有几件顺意的,过着仿佛一地鸡毛的生活。小文外婆的去世,让原本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相遇相知,相互温暖,共同演绎着生活的纯真。 其实,生活很简单,因为内心最本真的善良和触动,就会产生想要守护一个陌生人的奋不顾身的冲动。即使自己深陷泥潭,可能恰恰是因为自己深陷泥潭,所以才会彼此心疼,才会不计较得失。也就是,自先沉稳,而后爱人。曾经奉其为圭臬,可后来越来越觉得,生活就是打翻了的水彩,勇敢去经历吧,或许五彩缤纷,或许黑糊糊的一塌糊涂,而只有勇敢和炙热的画家才能画出满意的画作。运气好了就色彩明艳些,运气不好的话,大不了就来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水墨画。人永远都有无穷无尽的进步空间,而每时每刻都有勇敢、活着或死亡的权利。活得简单,活得勇敢,活得纯粹,活得随心所欲不逾矩,光这样想想,都让人精神振奋、喜悦。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