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虚荣是人性的弱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3-05-27 16:30

第1篇:虚荣是人性的弱点-记叙文-高三-700字

俄国着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故事发人深省,正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告诉我们的“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跑”。不然,欲望发展至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走向绝处。“往回跑”不是捞一把就走,是一种智慧和境界。善良的人性,正直的品格,决定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与价值取向。时代华纳公司老板泰德?特纳1997年就做过决定,以每年捐一亿美元的速度,分10年捐资10亿美元给联合国用于慈善事业。他们深知“往回跑”的大义。而对于我们这些更多的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何尝不是一种练达的“往回跑”呢?

第2篇:哲理故事:买不到的财富-素材-其他-700字

外公四五岁时读小学,能写字做加减法算术题。收豌豆的季节,上山地拣豌豆充饥,那时他家大,兄弟多,靠他父亲一人劳动,养活全家八口人,经常挨饿。他七岁时,因缺钙支不起脚,走不了路,休学一年。小学三四年级就去离家三里路的吴桂垸小学读书。1957年,见老师写大字报,后来才知大鸣大放,整风反右。他学习抓得很紧,升高小前几个月还在校住宿。他天真活泼,登山、赛跑、参加队日活动,奋发向上。这年9月就去离家十五里的分路小学读五六年级。在校住读,那时五六年级各二个班,学生很少,两百多学生,最大的学生有十七八岁,农忙时还支援农业社栽秧。到快毕业那年,大炼钢铁,砍树烧炭,日夜守在炭窑洞口边,还去大小河淘铁砂,出去修路。勤工俭学上山采摘野果、剥纸皮、挖药。停课十天半月的。上课老师布置作业——写全民炼铁。他写了“1070铁水奔腾,钢铁产量超过美英 。1070铁水奔腾,通红的铁水烧死美英。” 的诗。老师给了他最高分。那年吃饭不愁。近处学生包交米,他路远在校长驻。从不回去拿米。因59年大吃大喝,不种不收。到60年,大饿饭。他每次只带点苦荞粉,伙房不收。他只好用水调成粑,用芭樵大叶子包着,开饭时去伙房烧着吃。后来什么也没的带,只好走读,每天往反30多里,中午吃带去的糠粑、青菜叶包酸菜卷子。 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一会儿熬到了高小毕业。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 60年8月28日,他父亲挑着行旅,从小路——分路、湖坝、黄城河、高新铺——送他到县一中。 “三年自然灾害”,使这届扩大的初一新生七个班又砍掉三个。他险些儿被砍回。因还不到十五周岁,留下了。凡年满十五岁都回乡生产度灾。留校的一边学习一边开荒种地,生产自救。常常挖地开荒、种地、挑柴。到二十多里远的铺尔咀、清水河去挑木柴。很多学生挑不动沿途丢,他总不忍心学校财产浪费,沿途拣着加在自己担子上。他个子很小,总是很晚天黑,最后一个回家,活受罪。从这时起,开始铸就了他甘吃苦的性格,直至漫漫人生路全程…… 当时粮食很紧张,粮油关系都转到学校,转粮油关系要买五个月的支拨换粮票,家人把粮票寄到学校,学校没收到。他只好回家自学四个多月,期末考试又升到初二了,他好高兴,命上注定了有书读。 初中时正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很艰苦。种菜时,他做野孩子玩,采青菜苔儿吃。有时也想家,学校抓得很紧,只能和同乡同学周六下午五点起程,步行回家。六十多里,连夜赶路,在刘河大桥边睡会,等天亮再到家。下午又要离家赶到学校上晚自习。若是没拿到生活费,他伤心得边走边哭,边读课文。也不知怎样读到了初中毕业。那时招生学校少,只有广济师范、蕲春高中。他家很穷,个子又矮小,广济师范就没报,报考蕲春高中并录取。 他和共和国同时代生。心中有个世纪梦,故笔名叫世纪梦。他有同共和国相同的曲折经历和命运。 “上小学烧炭炼铁;上初中碰上三年自然灾害,险些儿砍回;开荒、学习两条腿走路,熬到1966年高中毕业,又遇上十年浩劫……”这就是他童年学生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3篇:关于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三个版本-素材-其他-2000字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里借书来读。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致力读书,欧阳修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想要晚上读,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多了,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