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南昌滕王阁作文(南昌滕王阁 作文)

更新日期:2024-05-16 15:12

第1篇:游南昌滕王阁-写景-四年级-1000字

去年五一假期,我赴江西南昌滕王阁参观游览,行程匆匆,但却令我印象深刻。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滕王也好,洪武也罢,已全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我们能够记住南昌,向往南昌,除了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丰功伟绩外,大概就是因为这一座滕王阁了。

滕王阁,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滕王阁主阁高57.5米,有九层,两层基座,由于滕王阁是根据“明三暗七”的形式而建造的,所以外面只看得到三层,而里面则有七层,三层明层,三层暗层,再加一层设备层。主阁两侧还建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长廊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其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文以阁得名,阁以文传世。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腾王阁序》)而名贯古今,誉满天下。此时我们在感叹王勃的少年才气之余,不禁还要纪念下阎伯屿老先生。当年这位位高权重的南昌都督,设宴招待天下宾客的本意是推出自己的女婿,而王勃不请自来,吟诗作赋,但阎伯屿老先生还是爱才、惜才,使王勃得以从容地写就不朽名篇,并且派人广为传抄,流传至今。

当我登临阁楼最高处往下看时,宽阔而平静的赣水在脚下涓涓流淌,似乎在告诉世人“逝者如斯”。此时我抬头遥望对面江岸上白雾缭绕的现代高楼,却仿佛是那海市蜃楼,亦真亦幻。滕王阁带给我的人文气息与瑰丽宏伟,使我更加膜拜这座历史名楼,以及其背后蕴含着的中国历史。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第2篇:滕王阁作文-记叙文-三年级-550字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胡泽文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南昌市豫章路小学三(3)班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滕王阁位于沿江路,一共有九层,它高五十七米,是古代最高的建筑;它非常的雄伟、壮观。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古代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诗句。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滕王阁的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就建好了,直到现在一共修建过二十九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滕王阁是1962年修建成的。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滕王阁的表面颜色是红墙绿瓦,还有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云朵似的,造型非常漂亮,线条非常柔和。走进滕王阁,你会看见许多又粗又圆的红柱子顶着滕王阁,这些红柱子真像一根根红蜡烛。滕王阁里还有许多雕刻的工艺品,随处可见,这些工艺品非常精致,完美无暇。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滕王阁的左边还有一个专门拍照的地方,这儿拍的可不是普通的照,拍的是古代宫里的人,我就拍过一张格格的照片呢!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滕王阁周围绿树环绕,鲜花朵朵,争奇斗艳;高大的绿树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挺立在这儿。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看到美丽的滕王阁,我仿佛就是一位为滕王阁题词的诗人,为滕王阁作诗。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滕王阁周围成了等的海洋,光的世界;而滕王阁呢,则成了一座五彩缤纷、异彩夺目的名楼。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作为一名南昌人,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通信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三(3)班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邮编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带持眼间可文影斗府史使素维自设增情边很

第3篇:滕王阁的作文-其他-其他-2000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我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今年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南昌,终于有机会登上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至今已达二十八次之多,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滕王阁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有着“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之气势,所以名扬四海、众所皆知,引得历代不少名士到这里来游览、吟诗作对。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便冲破云霄、一鸣惊人,博得十几代人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文学家韩愈撰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因其高度和面积都胜于其它阁楼,所以被列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现代的滕王阁连地下室一共分为九层,各层都有十几个檐角向上翘着,仿佛是展翅欲飞的孤鹜,举目仰望雄伟壮观。步入阁楼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第一层的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名人共80位。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壁,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用笔墨展现滕王阁历史的最佳处,苏东坡手书王勃作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就在其中。登上顶层,感觉到江水从楼底穿流而过,虽然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但整个南昌市的一派大好风光却尽收眼底:笔直、雄壮的八一大桥,宽阔、秀美的秋水广场,还有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洪谷滩开发区……,这就是我那人杰地灵的故乡!

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将见证古城南昌的腾飞,我愿你永远美丽!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进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都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颠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颠峰昂然之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五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属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属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鹞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

滕王阁的作文

第4篇:描写滕王阁的作文-叙事-初三-800字

描写滕王阁的600字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儿最有名的是滕王阁。它可是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他们是鼎鼎有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一共有五层,加上地下室一层,共。六层。这五层每一层都有属于自己古老的主题。我最喜爱的是第五层楼,还有许多古董呢(可能有一些生锈、破损了)!进入滕王阁的花园,里面绿草如茵,鲜花吐艳,环境优美。宽阔的阁前广场将主阁衬托得分外庄严雄伟,充分展现了当年王勃所赞誉的那种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气势,十分壮观。再走进滕王阁瞧瞧,色彩是多么的绚烂而华丽。其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十分美丽。室内外斗拱用“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也按此色调绘制,底色用奶黄色。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十字口栀子花。椽子、天花板为大红色,柱子是粉红色的,门窗为红木家具色。室外的平台是古铜色。你一进去,就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皇宫,多么豪华呀!告诉你,每到夜晚,滕王阁会放出金银色的光呢!之所以滕王阁的名声这么大,是因为王勃路过时,刚好是滕王阁请贵宾写诗,王勃一气呵成,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片动人的散文,还写了《滕王阁》这一首诗,是这样的:滕王阁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我喜欢美丽的滕王阁!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第5篇:滕王阁旅游-游记-高三-1500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是我在今年“谷雨诗会”演讲时背诵并获二等奖的诗文。爸妈看我喜欢该文,就在七月二十日下午,利用我和奶奶到南昌检查身体后,抽空去拜谒滕王阁。

原本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却绽放了开来。阳光悄悄地露了出来,伊始还算谦恭,但随即嚣张起来,那耀眼毒辣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整个洪城都被金光所笼罩,透不进一丝凉风,昼若夜的局势在那一刹那被阳光所扭转。这下有的受了。

我们一行四人打个的士前往滕王阁,绽放荼蘼的毒辣阳光,燃烧着大气,成为了灼眼的火照之路。我透过玻璃望着太阳,预言了此行,在那熊熊忘了炎热的深处。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与岳阳楼及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为唐朝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任洪州都督时所修著。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名“滕王阁”。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使之名传千古。

这座以红色为基调、绿色为辅调的宏伟高阁,千百年来历经岁月沧桑,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及民国年间,迭废迭兴次数达二十八次之多,今日所见的滕王阁,只不过是1989年10月模仿宋式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了。它的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阁内陈设古朴典雅,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而昔日唐代的样貌,已经被岁月的长河所吞噬。留下来的记忆,只能在流淌的赣江中倒映出那依稀可见的模样。

我们是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下车的,从挂着“滕王秋水”牌匾的大拱门走入,又在那散发着古朴的红木芳香的窗口处买了门票。进阁后,虽然那阳光依然十分耀眼,但那座富丽堂皇的滕王阁,借着它那七种色彩搭配而成的富有大气的红色,直接把我的魂给索了去。向前走过树荫,踩在用不同颜色的石砖组装而成的八卦图,周围的树木

呈现出棱角分明的形状将这座仿古建筑牢牢围绕,俯视着它们,便完成了那梦幻般的对于人世间的外观与理性的包围圈。

走出八卦图向前,踏上两重阶梯,来到滕王阁一楼大门前。大门前左右的廊亭轩榭交错延伸,无论是在古式建筑还是文化上,都向充实延伸,并在极端发出一声欣慰的笑。进去后,花钱坐电梯上六楼,听这服务员说,滕王阁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我在想,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古朴大气式建筑依着赣江江畔,在南昌市中显得那么惹眼,并因它的文化蕴含及岁月的打磨而在南昌这一故郡的市容市貌上走向顶点,千多年来成为南昌市的标志。

“叮”的一声,电梯的门打开了,走出去,跨过一座门,站在高四十二米的走廊上看着江景。虽然这里更接近太阳,但那不停吹动着的风却将那阳光的毒辣驱赶。这不到二十一年的仿宋式滕王阁,在过去的岁月中经过了多少酷暑,难道每一次都要赣江上的风为它消夏?那么初建的滕王阁呢?在它那并不长久的寿命的岁月里呢?想像着,火光冲天的滕王阁,究竟是何种原因将这座文化与建筑完美结合的遗产摧残?

百思却不得其解,我拿着照相机踽踽地在滕王阁游荡。七月的酷暑,江畔上的大风,庄严宏伟的大楼,招徕的竟是如此的稀少,当年的雄姿英发,为何不见踪影?

堂皇在转眼间凋零,喧腾却是短命的别名。这座牵动着整座南昌市的生命线的琼阁,经过今人之手果然没了昔日的端庄与繁华。可笑,我却还想着滕王阁能在世界遗产的坐标上铺展出属于中国华夏建筑与文化的重峦叠嶂呢。

唉,实为可惜。我站在走廊上默默地享受着江畔的大风以及那标志性的扰人的蝉鸣,它们在这片天地中交织在一起,顺着捉摸不到的时光,久久地在滕王阁内扩充它们的势力。转过身后,陡然发现这座幽森的大楼竟透不进一丝阳光,昼若夜。

还好,五楼的文艺演出,一场演绎古代音乐舞蹈的演出,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的情趣,渐渐地,人多了起来。

这里的乾坤被扭转,浮现出大片绿色在看不见的地方荒芜而为扎眼的火光殉葬的情景,那轰然倒地伴着“毕毕剥剥”的声音,在岁月的长河里抖下一座不可逾越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