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认知觉醒》读后感1

更新日期:2024-05-18 01:50

​人生越是失去方向的时候,越是想看清楚5年、10年、20年以后的生活。如果每天能做感兴趣和擅长的事多好,生活肯定如鱼得水。

那怎么样才能获得想要的生活?如何不再焦虑和迷茫?读《认知觉醒》这本书,可以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重新​认识大脑

人有三重大脑:本能脑3.6亿年、情绪脑2亿年、理智脑0.025亿年。

理智脑一般22岁才发展成熟,情绪脑和本能脑离心脏更近,优先得到供血,紧张时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是因为理智脑缺血了。情绪脑和本能脑运行速度1100万次/秒,理智脑40次/秒,且非常耗能。生活中大部分决策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决策。

远古社会为了生存,人的天性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也就是避难趋易、急于求成。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需要依靠知识,而不是自制力,来驱动本能和情绪干活。

焦虑的根源

直面焦虑,焦虑有以下几种:

1、完成焦虑:日程安排太满。

2、定位焦虑:零基础阶段对标领域精英。

3、选择焦虑:选择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做事的方法太多。

4、环境焦虑:受家庭、工作等外在环境限制。

5、难度焦虑: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困难核心无法回避,不下决心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焦虑是天性,克服焦虑都反着来。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得耐心者得天下

认识现实规则: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缺乏耐心是人的天性,“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我们需要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

舒适区边缘另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因为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在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地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

微观规律是学习的平台期。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怎么样拥有耐心?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像上面自己和自己对话一样,温和地告诉本能脑和情绪脑:“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延迟享受它们还是能接受的。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