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魏妍‖读《论语》心得(教育篇第二十三)

更新日期:2024-05-17 19:45

读《论语》心得(教育篇第二十三)

23.性相近,习相远

文/魏妍

有人说:《论语》是代表中国封建文化的经典,对现代人来说过时了。殊不知,《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区,若不加曲解,并联系实际,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相信在今天的社会更有学习的价值。以下只是本人多年来读《论语》后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以此来鞭策自己,在读书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同时,若能对读者们提供一点帮助,也是莫大的欣慰。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似的,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就相差甚远了。”<解析>

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明确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由此可见,人的本性都是相似的,都是生而向善的,美好的。

那么人性本善的还本恶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也发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看法。他对人性中的光明面是有充分认识的,他相信人天生有完善自身的要求和能力,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把世界和人自身变得美好的希望主要寄托于人自己内在的精神生命力,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当然,孔子也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如“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虽然他没有直接、清楚地说明人性是善还是恶,但《论语》的这些言论却后来为人性论的讨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依据。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里主要描述人的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别,并不是讲人性。就是说,人一般都有智力,不过有的人生来聪明,有的人比较愚笨而已;有的人是天才,有的人则是天生的弱智。但是,即使他在谈到人的智力上的差别的时候,也没有实指,而且声明他也是“非生而知之者”。可见,在孔子看来,实际上是没有“生而知之者”的。

正是因为孔子的政治、伦理、教育思想都是建立在“性相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孔子提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为人性是差不多的,人的心灵是相同的,人都有道德意识,没有天生的不可救药的恶人,所以无论什么人都是可以教育的,因此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可以说,“性相近”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就是“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自我修炼,才能复位到本真地自我当中,把自己潜在的“良知”激发出来。可见对人而言心之强大,如果良知即人性的话,阳明思想不正与孔子思想不谋而合了吗?

现在我们知道了“性相近”,那么人的千差万别就该属于后天的“习相远”了。“习”在先秦文章中表示学习、练习、效法、演习等具有实践的含义。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习”首先指个人后天的努力。他特别注重个体的好学、勤奋和敬业的精神,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习”还指外界环境,居住地方,交友等,因此孔子特别重视礼乐教化的作用,因为礼仪和音乐都能够培养人的品德、陶冶人的情操;人们居住的地方要有助于人的道德修养,最好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品德教育;交朋友也要分好坏,孔子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总之,他要人们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自己身心成长的环境和人或物一起生活。

虽然人的出生环境有差别,生活机遇也不一样,但是这些条件对一个人的本性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只有后天的努力和实践才是确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素。出身富贵的孩子如果不努力,照样会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寒门子弟也一样可以为什会做贡献,一样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往期推荐

蒙面的情人节陇西社火——财神图郭廷俊剪纸作品欣赏柯寨风光----崖坪鏖战曹家岘2016至2019年陇西朝山会精彩回顾

己亥年陇西四月八朝山会

父亲,我替你去了趟牙河……

子平的医术与书道

流变的村庄:陇西民间艺术考察行纪

关注投稿邮箱

844061257@qq.com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