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上海外滩导游词

更新日期:2024-05-14 20:19

上海的城市象征是外滩。正如不到天安门就不算到过北京,不到外滩也不算到过上海。这里有一个英国犹太人用卖鸦片的钱盖起的“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有最早的水泥钢结构建筑上海总会(东风饭店),有最早的西洋建筑颠地洋行(市总工会),有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华胜大楼),有外商银行的巨擘汇丰银行(原外滩市府大楼),有上海最豪华的旅馆之一——上海大厦,当然还有江海关、领事馆、招商局。这些高低不齐风格各异的建筑,默默无言地讲述着近一百年来最惊心动魄的故事。当你转过身来。又能看见蔚为奇观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浦东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的新大楼。外滩,既代表着上海的昨天,也代表着上海的今天。 外滩(英文:The Bund),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清末,除上海县城东门黄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纤道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进入上海旧县城附近以前有条小支流叫上海浦(现已消失),上海人就以上海浦这一小河的出口为界,其上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其下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外白渡桥,在这段1.5公里长的江边,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成为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一直以来被视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历史的象征。我们可以从外滩老建筑看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也为今天的外滩感到自豪。 我们的介绍是按我们采风线路及外滩建筑的路牌编号从外滩1号-33号依次介绍:

外滩源 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外滩源项目一期范围为”圆明园路-北京东路-虎丘路-南苏州路”合围地块。

这里可以说是外滩“万国博览会建筑”的源头,也是上海近代城市的源头。

外滩源——上海圆明园路。在上海这个繁华拥挤的城市里,也有宁静而又不失典雅的一角___圆明园路,紧靠外滩的北京东路上一条相交界路上。  圆明园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南起北京东路[滇池路(租界时代名为仁记路)],北至苏州路,全长462米。1860年代,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

  圆明园路东侧,第一栋:原新天安堂  从圆明园路临苏州河的南面,南苏州路107号(中山东一路33号4号楼),原为天主教新天安堂(又名联合礼拜堂),于1886年建成,1901年扩建,由道达尔设计,仿维多利亚时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总体平面呈十字结构,中间33米高的八边形尖塔,建成当时为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第二栋:中山东一路33号背面,原为英国领事馆及领事官邸  英国领事馆:格罗斯曼与伯依斯设计,砖木结构,1872年竣工。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典型的外廓式。原为清水砖外墙,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二楼为廊式内阳台。领事官邸:建于1884年,建筑风格与领事馆相近,底层采用券柱廊。    第三栋:中山东一路32号半岛酒店靠北面的路口是半岛酒店  原为涉外零售商店——友谊商店,2004年拆除后建半岛酒店。半岛酒店也是60年多来外滩唯一的一幢新建筑。占据了圆明园路西侧的半条街。    西侧的建筑同样也是历史建筑,每一座都各具特色。8幢联排老洋房,其中97号安培洋行、133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185号兰心大楼和209号真光大楼尤为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幢:真光大楼  真光大楼圆明园路209号,原为中华浸信会联合会办公楼。1930年建成。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坐西朝东。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横竖直线交叉组合,乳白色及褐色曲面外墙贴面砖饰面。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  第二幢:兰心大楼  兰心大楼圆明园路185号(是外侨在上海最早的剧场兰心戏院旧址),1927年竣工。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立面采用褐色面砖饰面,装饰简洁。主入口处略前出,设齿状隅石,层间窗洞置连续式平拱钢窗,横线条韵味感强。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窗楣上置三角形山墙花装饰。顶层塔楼三面饰弧拱券、中间是券心嵌销石。整幢大楼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并局部带有新古典主义装饰。  当时国民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就设在此处。  第三幢:协进大楼  协进大楼圆明圆路169号。原为泰慎洋行鲍士洋行。  第四幢:哈密大楼  哈密大楼位于圆明园路149号,建于1927年,由新马海洋行设计,立面风格为折衷主义三段式立面,整体比例适当,细部精美,入口大门及阳台处理细节精致。整栋建筑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至7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建的8层局部有钢柱,楼梯均为钢筋混凝土楼梯。  该栋建筑曾进驻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文汇报馆、沙咪洋行、瑞和洋行等单位。  第五幢: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位于圆明园路133号,建于1933年,由沪上华籍著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外貌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装饰纹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立面勒脚为石刻莲瓣须弥座,窗裙和压顶饰假石回纹,入口门楣为石刻勾头滴水批担。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曾进驻市政设计院等。  第六幢:圆明园公寓  圆明园公寓位于圆明园路115号,建于1904年前后,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主体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局部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清水砖墙、砖雕,整个建筑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  第七幢:安培洋行圆明园路97号。建于1908年,通和洋行设计。四层砖木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389.4平米。内部仍保留花饰精美的楼梯、栏杆和平台扶手。立面局部采用变形的古典装饰符号。入口间强调竖向构图,饰有一半圆形挑出窗。清水红砖墙,砖工精细。  (瑞士)、乐华商行等进驻该楼。  第八幢:慧公馆

  向南走完圆明园路,路口是北京东路31-91号。这里原为益丰洋行(英)1911年建。砖木结构,文艺复兴风格。立面沿路直线展开,以顶部三角形山墙作间断分隔。清水红砖墙,底部为半圆卷门窗,2、3层为弧形卷窗,顶层为平卷窗,1-3曾窗卷饰锁石。西北角入口和东北角穹顶等装饰为巴洛克式。

上图:外滩源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1934年由英商所建。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为“上海大厦”,现为挂牌五星级涉外饭店。上图: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上海大厦18楼阳台俯瞰上海景色。浦江饭店 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是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饭店坐落于上海著名地标外白渡桥东侧,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63平方米。现有各类客房134间,餐位400个。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交通要道。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由于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名称由来: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 在上海的外滩,原来去苏州河对岸是要付钱乘坐摆渡船的。后来工部局建了一座桥不收钱,所以叫白渡桥,意思是不要钱。这座桥在外滩,所以称作外白渡桥。

上图:外白渡桥

黄浦公园,园址原是苏州河口的一块浅滩。清同治二年八月十八日(1863年9月30日),英美租界工部局计划改造外滩。为此,工部局工程师克拉克(J.Clark)于同治三年八月三十日和十二月十九日先后提交两份整治外滩和苏州河口岸线的报告。工部局董事会同意克拉克的报告,并且打算利用河口南端的滩地辟建公共花园(公园)。建园的投资来自公共娱乐场(俗称跑马厅)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拨出一万两规银作为建设公共花园的经费。

工部局请英国驻沪领事出面与清上海道台丁日昌磋商,上海道台应宝时致函英国驻沪领事指出:这块滩地为中国政府的公有土地。鉴于公共花园是非盈利性的公众游憩场所,准予发给道契并免除押租。同年六月二十日(1868年8月8日),公园正式对外国人开放。 公园的英文名称为Public Park,中文译名公共花园、租界当局于民国25年(1936年)9月将园名改为外滩公园,民国34年12月21日改名春申公园,民国35年1月20日改名黄浦公园。 公园从开放时起就不准中国人入内,甚至在公园门口挂出过牌子,规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因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经过60余年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工部局终于宣布从民国17年6月1日起公园对中国人开放。

民国30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度驻扎公园的日军肆意践踏花草,公园面目全非。民国32年,汪伪政府将“常胜军纪念碑”和马嘉理纪念碑拆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政府工务局修复了被破坏的园景。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在园内埋地雷、建碉堡,公园又一次遭到破坏。解放初,上海警备司令部迅速排除园内的地雷,公园于当年6月9日重新对外开放。1956年加高了公园的防汛墙。1959年拆除围墙及门口喷水池和小孩雕塑,游人免票入园。1961年恢复售票进园。1993年9月27日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黄浦公园浓缩了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1996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图:黄浦公园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纪念塔的组成和布局融汇了中国建筑讲究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巨大的下沉式广场是人们瞻仰和怀念先烈的主要空间。环型的墙面镌刻着上海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历史,这儿是回顾历史、追忆先烈的主要场地。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三根巨柱象征着永垂不朽,这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为书写碑文而定的。粗壮的塔身巍峨雄伟,每当人们置身塔下,仰望塔顶,一根根挺拔的线条垂直向上,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天空,引向无限,使人产生崇高的敬意。上图: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陈毅广场,1949年5月,第三野战军40万大军经过激烈战斗于5月27日解放上海,牺牲了7000余名年轻的指战员、23000多人负伤。司令兼政委陈毅被毛主席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在随后的5年任期内,陈毅市长带领上海人民粉碎了国民党“二.六轰炸”、开展了两白一黑(棉纱、大米、煤炭)斗争、打击银元投机倒把斗争、取缔风月场所等斗争,新生的人民政府站稳了脚跟。1993年上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老市长在此建立塑像。上图:陈毅市长外滩天文信号塔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是上海市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 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塔努布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上图:外滩天文信号塔外滩1号 麦边洋行+亚细亚火油公司→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此楼建成于1916年,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人称“外滩第一楼”。这幢7层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从1996年开始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而在此前,这里是上海市冶金设计院的一部分。  再早一点,到解放前,大楼产业归麦边洋行所有,但是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从而又有个“亚细亚大楼”这个名字。上图:外滩1号麦边洋行外滩2号,上海总会-日本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华尔道夫酒店1864年的上海总会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建筑设计师 H. Tarrant 采用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上图:外滩2号上海总会外滩3号 有利大楼  这是上海市第一幢钢结构建筑,始于1916年。巴洛克式装饰,爱奥尼克石柱和塔亭诠释出华美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原来的洋行大楼在美国知名建筑师Michael Graves手中演绎出犹如万花筒一般的多彩世界。  光顶级餐厅就让人眼花缭乱,POP的纽约复古风尚,CHI-Q里韩国料理和法式烹饪碰撞出的火花,UNICO的拉丁激情,Jean-Georges里折服《纽约时报》的传奇,在黄浦会或者上海最为私密的用餐场所--望江阁里则可以满足每个固执坚持中国口味的老饕。  除此之外,外滩三号还有沪申画廊,有奢侈品MCM的旗舰店,凝聚艺术、文化、美食与音乐于一体。上图:外滩3号英国有利银行外滩5号 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这栋楼人称“日清大楼”,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上图:外滩5号日清银行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外滩6号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以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宁波商人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是该行的创办人与大股东。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规定“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其实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通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500万两,先收半数250万两,并商借度支部库银100万两,议分5年摊还,至光绪二十八年如约还清,纯留商股。股份中,盛宣怀任督办的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80万两和20万两,占实收资本的2/5;盛宣怀名下包括他本人和代其他大官僚如李鸿章等的投资达70余万两;北洋大臣王文韶投资5万两;通商总董中张振勋和严信厚投资10万两和5万两。以上几笔已达200万两,约占当时实收资本的80%。其余真正属于各地纯粹商人投资的股份为数极少。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设总董张振勋(弼士)、严信厚(筱舫)、朱宝珊(葆三)、刘学询(慎初)、叶成忠(澄衷)、杨文骏(彝卿)、严潆(芝眉)、陈猷(辉庭)、杨廷杲(子萱)、施则敬(子英)共10人,以严潆为驻行办事总董。由盛宣怀督同各总董议订章程22条,奏明权归总董,利归股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商款商办,官但保护,而不管事。并借重外才,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沪上钱业领袖陈笙郊为华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上图: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外滩7号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盘谷银行  这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上图:外滩7号旗昌洋行外滩9号 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轮船招商局是1873年01月14日由李鸿章等正式成立于上海的官督商办企业。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列强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沿海和内河庞大的水运利权。然则,国内传统航运难以匹敌,迅速溃败。至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交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后来,清廷采纳许多官员自主经营航运事务的建议,逐步放开购买或租雇洋船的禁令。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商人提出由中国人自组新式轮船企业。清政府其实相当担心中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遭粮输受制于人。总理衙门对建议批示的条件是,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无奈此事只能作罢,直到李鸿章改以官督商办方式才能成事。

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清朝的官员,与李鸿章有交。盛是六兄弟之长兄。1870年盛被李鸿章招入其幕僚,受到李的赏识,替李经手洋务,第二年升任知府。1872年他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鸿章采纳,李鸿章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是盛办理轮船航运的开始。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从此他开始正式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他经营下,“招商局船只林立,怡和、太古企图独霸江上航运的气势被压下去”。

1873 年,轮船招商总局在洋泾浜南永安街开业,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航运企业。1891 年,它从旗昌洋行手中购得外滩9 号的地皮,并在十年后拆除旧楼,建造起了一座新楼。

砖木结构的轮船招商局大楼,外观仿文艺复兴式,每层有明显的腰线。底层外墙石砌,上面两层是清水红砖墙,各层均用拱形的木门窗。第二、三层原有塔什干和柯林斯式的双柱外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加外窗改成房间,整体格局已不复原貌。另外,整幢楼内部全部使用实木铺地,内部楼梯蜿蜒曲折,木扶手上则雕有精致花纹。入口处的门楣上,清晰地刻有“轮船招商局 1901”的字样。

轮船招商局原是官商合办。1930 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下令将招商局收归国有 ;1949年5 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了招商局,大楼随后为上海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局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使用。

上图:外滩9号 轮船招商总局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这幢位于外滩12号的庞大建筑,由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并于1923年建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同时也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整栋建筑为英国新古典希腊式建筑,体态雄伟,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中部的穹顶设计形似罗马万神殿建筑,外立面采用"三段式"仿古典砖石结构,六根爱奥尼克复合柱贯通二至四层,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典雅庄重,壮观雄伟。  大楼内部的穹顶壁画要追溯到20世纪中,当时在大楼八角形门厅上方曾绘有八幅马赛克镶嵌制作而成的大型壁画,穹顶上另有黄道十二宫及太阳神、月神的天顶画。上图: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外滩13号 江海关大楼→上海海关  1857年,外国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1925年再次重建,终成了现在的建筑。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  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非常可悲的是,泱泱大国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海关总管,1863年9月12日起,英国人赫德受总理衙门任命为江海关税务司,兼管汉口、九江、镇江、宁波海关尽然长达47年!上图:外滩13号海关大楼外滩14号 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  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1947年,这里被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上图:外滩14号宝顺洋行外滩15号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至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的所在地。随即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上图: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外滩16号 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现由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大楼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上图: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外滩17号 字林大楼(桂林大楼)→友邦大厦  大楼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上图:外滩17号字林大楼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春江大楼→Bund18  大楼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  2002年,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负责外滩十八号整修工程的是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Kokaistudios建筑顾问公司。经过整整两年的整修,于2004年11月20日整修落成并开始营运。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Bund18(外滩十八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上图: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外滩19号,中央饭店→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这栋新文艺复兴式建筑早在1850年代初就是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中央饭店。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将1908年建造的和平饭店南楼进行了整体修缮,成为了现在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The Swatch Art Peace Hotel)。酒店正门设在南京东路23号,靠外滩的19号属边门。

酒店底层的皇家宴会厅,曾经是上海传奇夜生活的见证。如今在精心保留了内部原有装饰设计的同时,这里汇聚了斯沃琪集团旗下的品牌精品店。酒店拥有艺术家工作室,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艺术家与艺术新星们将入驻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并在为其特别打造的空间内生活与创作。

上图:外滩19号中央饭店外滩20号 华懋饭店→和平饭店北楼→上海和平饭店  这栋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饭店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由犹太商人Victor Sassoon构思并创建了,因为这栋楼最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沙逊大厦”。  华懋饭店落成以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剧作家Noel Coward的名著《私人生活》就是在和平饭店写成的。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耗资5亿港元,已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滩标志性建筑、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的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翻新后的饭店挂牌费尔蒙:上海和平饭店(FAIRMONT PEACE HOTEL)。上图:外滩20号华懋饭店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建成于1937年,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1937年,中国银行大楼建成,该楼是外滩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中国银行的前身是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中国银行是国民党的四大官办银行之一。为了显示与外国银行抗衡竞争的实力,宋子文等人决定将中国银行大厦建造为34层。但遭到邻居沙逊的竭力反对,提出其高度绝对不能超过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前身)的金字塔顶。中行档案1934年的一次会议记录,也显示了管理层对工部局反对的担扰。据说官司打到伦敦,最后中国银行被迫作出让步,将楼层减至17层(地上15层,地下2层),顶部比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顶尖低60厘米。当然,中国人也不甘示弱,在楼顶竖起旗帜,高度超过了沙逊大厦。沙逊只能干气,却无可奈何。上图:中国银行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这栋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是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图: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外滩25号 扬子大楼→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大楼为一幢7层的办公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成于1920年,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现使用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上图:外滩25号扬子大楼外滩27号 怡和洋行大楼→上海市外贸局→罗斯福公馆  大楼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筑风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于1922年,并享有使用权,1955年划为上海市外贸局。现在外滩27号是罗斯福公馆,这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家族旗下的高级公馆(主席德尔·罗斯福先生是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曾孙,也是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侄子,同时也是美国国会于1920年特批成立的西奥多·罗斯福协会的主席)。内设亚洲最大的葡萄酒酒窖,集结世界各地珍馐百味,拥有黄浦江岸最佳景致露台餐厅酒吧。上图: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外滩28号 格林邮船大楼→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清算所  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楼房,之后,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大楼,1922年落成。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现在为上海清算所。上图: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外滩29号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东方大楼→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1914年,法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大楼为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上图:外滩29号 东风汇理银行外滩32号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半岛酒店  上海半岛酒店于2009年开业,这是70年来第一栋新建的大楼,但是却又和周边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等等风格完美融合。要知道这个酒店为何这么牛,你得知道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嘉道理家族的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有百年历史,二十世纪初期上海最有名的三家酒店都属于这个公司(现在半岛酒店的三间主题套房即以这三个传奇酒店命名:大华套间、汇中套间和礼查套间)。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出让在内地的所有股权离开上海,转而以香港半岛作为酒店公司的旗舰标志。上海半岛酒店的开业算是荣归故里。上图:外滩32号半岛酒店

外滩33号 英国领事馆 是上海最早的领事馆建筑,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的西南侧,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建成时间为1873年。

英国领事馆建筑为英国古典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占地38559平方米,草地西面为领事馆主屋,高两层,平面略呈H形,四坡顶屋面。正立面底层中部有5孔券廊,其内是大厅。立面上下窗洞呈平卷式拱券,装有硬百叶窗,外墙为水泥粉刷勾勒横线条。

这座年逾140多年的建筑,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至今仍保存的年代最久的近代建筑,虽然建筑局部经多次修理已改动,但是基本格局仍保持,它是上海近代历史的一个见证。1961年受中东国际形势的影响,英国政府撤消了上海领事馆,房产由中国政府接管。随着“外滩源”工程的启动开发,这幢老建筑焕发出新的光彩。

  另一说法:1967年夏天,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影响,香港社会发生动荡。在极“左”外交思想影响下,中国于5月18日关闭了在上海的英国代办处,将外交官集中到北京。7月,港英当局逮捕了中国驻香港官方新闻机构一名记者,以煽动罪名判处两年羁押。中方随即软禁英国路透社记者安东尼.格雷。8月,形势急转直下,港英当局继续扣押中国新闻记者,而中国部分极“左”势力火烧英国驻京代办处。伦敦政府随即控制中国代办处,并派警力监视,导致中国外交人员与英国警方冲突。

上图: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 一个知识女性这样描述她对外滩的感受:“一面是中国流淌千年的浑浊的母亲河,一面是充满异国情调的洋行大厦群,外滩浓缩着十九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东西交汇、华洋共处的上海历史,记载着这个如罂粟花一样奇美的城市的血腥与耻辱、自由与新生。夜雾微浮的时候,看够了江上明灭的灯火和远处城镇的轮廓,我常转过身,伴着黄浦江上无止无息的涛声和略带苦涩的河风,观望匆匆或悠闲的行人,猜度新月型的大厦群里哪幢是上海总会,哪幢是日清轮船公司、大英银行、意大利邮船公司……外滩,在我心中一直是上海最美丽的风景、最精致的象征。”

(陈远东)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