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4-12-07 17:22
登高永济,不虚此行
作者:郭祉昕
今天烈日炎炎,我们热情不减,永济市之行我们继续前进。
正所谓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今天上午登普救寺之路,就让我感受颇多。普救寺寺庙古香古色,每一座寺庙都是黄瓦朱墙,但又各具特色。微风拂过,檐角的风铃叮咚作响,令普救寺更显静谧。凝神间,一位出家人已来到我们身边,朝我们微微一笑,飘然而去。林间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又为宁静的寺庙平添几分生气。坐在山顶的一座小亭里,极目远眺,能看到黄河与永济全景。轻敲石,霎时,山间传来清晰而悠远的回声。清爽的风拂过脸颊,沁人心脾。日照亲吻屋檐,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普救寺,去往下一个地方。
来到蒲津渡遗址,我们看到它们在阳光下泛着铁的质地,岁月的沧桑透过铁锈激荡在阳光下。在这厚重质朴的铁牛前,那威武淳朴满面沧桑的铁牛征服了我这个浅薄的观赏者,如果不是亲见,我无法想象出曾经埋藏在深深黄河下的铁牛会有这样的韵味。铁牛的辉煌虽已远去,可我依旧看到了中国浩渺如烟深沉辉煌的过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今日的铁牛被陈列在古蒲津渡的遗址上,这里历史的天空里曾经回荡着金戈铁马、两岸商贸繁华。现如今的天空一览碧空、白云悠然,和平的脉搏强劲有力,这里面无不彰显着现如今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胸襟。
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中午,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鹳雀楼。一进门口,马上被眼前雄伟的建筑镇住,古鹳雀楼的雄姿依然在,没有让丝毫退减。
进入鹳雀楼,只见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座屏风,上面画着点点红梅,绕过屏风,便是古代永济的全景模型了,登上顶层,远望四周,感想无比。当年王之涣站在这里时,一定是被眼前雄伟的场景迷倒,以至于写下千古绝句。我面对远方苍茫的大地,看着弯弯的黄河,心中对黄河文化、河东文化不免起了尊敬。中华民族的的发源地,凝聚着太多厚重的历史,叙述着太多的辉煌与落寞,当风吹来,所有炎热都仿佛离我而去,当我们依依告别它,心中难以割舍,可能这辈子我只来这里一次,但够了。
紧接着来到了万固寺,依照佛家建寺庙的讲究万固寺的选址的确是一出风水宝地,其坐东向西依山而建,西遥有滚滚黄河,潺潺山泉饶寺而下,松柏环绕、竹林掩映殿宇辉煌,佛光谱照。寺内的多宝佛塔八面玲珑共十三层,我们可在这里领略蒲坂大地雄浑秀丽的迷人风景。
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接下来我们乘坐观光车登临尧王台。《史记》曾记载:“尧建都于蒲坂,后迁于平阳”。上古时期,尧帝选择在蒲州建都,并在此划分天下为九州,尧王台至今还存有“九州疙瘩”,据说这就是划分九州的标志。今天,我们行走于尧王台这片历史文化异常厚重的土地上,心中充盈着无限的虔诚与敬畏,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远古祖先在此开疆拓土,仁行天下;后辈英雄在此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悲壮动人的故事在黄河畔代代流传,尧王台的历史也将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匆匆过客,留下了回味无穷,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今天的永济之行,登高,涉水,赏奇景,观文物,不虚此行!
初悉蒲坂,悟禅与法之道
作者:王龙娜
近期,我随三下乡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永济市博物馆、展览馆了解永济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人文习俗;从永济市档案馆、党史教育基地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在永济的风雨征程与光辉事迹,赴永济伍姓湖了解湿地生态;至普救寺实地领略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探寻蒲州故城,于蒲津渡口再现黄河大铁牛昔日光辉;登鹳雀上尧台;于万固寺悟禅;祭孟桐先人坟茔。这是我在大学期间第一次团队实践,此番我们走向远方,灵魂亦有远方。
一个人爱上这个城市,大部分是爱上自己在这个城市的经历,而不只是这个城市的风景。永济,蕴山川之华,萃人文之盛,风景怡人秀美。境内有五老峰之奇,王官谷之幽,鹳雀楼之雅等。永济以她母性般的柔心弱骨承担起中华文明进程中无数重大的文化事项。无论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方面的发展,还是古代神话传说、缠绵爱情和英雄轶事,都离不开她的名字——永济。
而令我体悟最深的便是永固寺之行。永济佛教遗存丰富,域内佛寺建筑保存良好,佛教文物众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昨天下午三下乡实践团队有幸前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济万固寺参观学习。我于偶然间同释延祚大师对话,顿感佛教禅宗与法律亦有某种因果。
婆娑世界,熙熙攘攘。禅为人心灵之开悟,法乃人行为之绳墨。佛助大众昌其善行,法以绳墨止其恶行。中国佛教由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组成,而万固寺传播的佛教属于禅宗。禅宗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法律与佛教相同要素主要有四:仪式、传统、权威、普遍性,这四要素亦存在于法律体系之中。例如:法官袍服、法庭布置、法官的专用辞令,这类法律符号象征着法律的客观性,不仅会对法官本人、审判过程中的参与者,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审判职责之所在也要求法官必须抛弃其作为个人的偏见以及先入为主的判断;陪审员、律师、当事人、证人等根据特定规则在审判过程中各司其职。在这样的法律程序中,作为个体的个性服从于法律程序的要求,法律正义的崇高理念彰显于其中。这种过程与通过佛教仪式将教徒的个性服从于佛教共识以寻求解脱的过程极为相似。
同时,佛者,觉也;法者,正也。法律本身所固有的道德,蕴含在一般规则概念之中的正义原则,但法律本身所固有的道德性有赖于我们关于社会的观念,而这种观念是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本身来解释的,这时佛教禅意浸润人心,调整欲念,两者相辅相成。脱离法律,佛教将失去其存在历史性与社会性,而变成一种纯粹的个人体验。因此,宗教信仰重新建立与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法律文化和法律规则的植根和约束。故法律与宗教是人类实践经验和信仰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密不可分。
END
图文来源:法学院师生
编辑:杨丽禾
责编:李璐芩 李奋
指导老师:薛汶轩
往期推荐
“三下乡”进行时(二)——牢记使命跟党走,青春绽放新征程
“三下乡”实践日志(一)
“三下乡”法律分析(一)
微信公众号|山西大学法学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