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4-12-08 03:37
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
竹林寺与游仙石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已快要走出锦绣谷,现在我们来到一幅石刻前,这幅石刻是“竹林寺”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有些像隶书又不全是隶书体,有些像楷书又不全是楷书体,有些怪。这幅石刻没有边款,何人所提,不得而知,庐山志上记载为明朝石刻。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感到有些困惑,这三个字为何题在此处?此处山陡壁险,绝不可能建寺立庙,四周也无庙宇的废址残墟,为何平白冒出“竹林寺”三个大字?这确实是个谜,这个谜里面有个传说。“竹林寺”题刻和旁边的访仙亭及亭旁巨石上刻的“游仙石”三个字有密切关系。
这个传说的主角还是朱元璋。在天桥景点时我们已说过,天降金龙化桥,暂时救了朱元璋一命。陈友谅绕崖而过,继续追杀朱元璋。朱元璋人困马乏,锦绣谷中又没有路,左冲右撞,总在山中转来转去。陈友谅兵马众多,士气旺盛,把锦绣谷团团包围。非要抓到朱元璋不可,喊杀声又渐渐逼近。
朱元璋慌乱之中,闯进一片竹林,见林中有一座寺庙,庙中迎出一位老僧,朱元璋忙向他求救。老僧双手合十道:“施主请勿慌乱,既进得竹林,便再无丝毫危险。”朱元璋听得喊杀声越来越近,如何能不慌张?老僧却是心定神闲,说竹林绝非凡人能进得来。果然,朱元璋只听见四周一阵阵来而复去的喧闹声,就是不见一兵一卒进竹林,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老僧要朱元璋多待几天,等陈兵完全撤离下山,方可出竹林。朱元璋安心在寺内躲藏,时而与老僧谈古论今,时而在林中远眺群山绵绵、江天万里的状景。3天后,无可奈何的陈兵下山了,朱元璋也准备离去。临行前,老僧请朱元璋留言。朱元璋思忖了一会儿,挥笔写道:“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秋。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老僧点头说道:“此诗气概不凡,将军日后必成大业,请不要忘了此时此地。”朱元璋答道:“若果能成大业,必报今日之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果然不食前言,特手书“竹林寺”庙名,并备 5 万两白银,派人送往庐山。来使在锦绣谷里反复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竹林,更别说寺庙了。来使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将“竹林寺”匾额和5万两银子放在一块大石上,对着山林大声叩拜而去。走不去远,隐隐约约听见钟声,一行人回头一望,云雾飘渺中浮现着一座庙宇,朱元璋题写的匾额稳稳地悬挂在庙门之上。朱元璋听使者叙说后,大为惊讶,心想这一定是仙人相助,再派使者来庐山。来使在锦绣谷来回寻找,只看到石壁上刻的朱元璋所题的三个大字,仍然找不到竹林、寺庙。
于是来使在“竹林寺”题刻旁又建了一座“访仙亭”,在亭前的巨石上刻了“访仙石”三个大字。所以,直到现在,一般凡人只能看到路旁石头上刻的“竹林寺”三个大字,却无法看到竹林和寺庙。
竹林、寺庙只是传说,但朱元璋在庙中题的诗史书上却有记载,有的史书又注明是清乾隆所作。不管是哪位皇帝所作,其实这首诗只是“点化”而来,原作是宋朝高僧佛印写于南岳衡山的《题上封寺》:“秋高气爽上封寺,碧落浮云放欲收。万顷苍波澄玉鉴,一轮红日滚金秋。远望西北几千里,近观东南数百州。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生有缘再来游。”两首诗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锦绣谷内石刻群
各位游客朋友,请你们注意,过了访仙亭,路旁的石刻骤然增多,并且质量很高,极引人注目。1959 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就把这一带的石刻群整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我们不妨来欣赏其中的一些重点石刻。
纵观这一带石刻,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民国初期和以前的石刻,大多是对锦绣谷景色的概括和赞美以及题刻者陶醉自然的感受;而 1935 年前后的石刻,有的与风景并无关联,而是真实反映当时的时代潮流和国人的强烈愿望,具有较浓的政治色彩。
访仙亭旁石壁上刻的“游目骋怀”,结合了行草的特点,运笔流畅,气韵贯通,表达了书写者心情的愉悦,此题刻边款已损坏,据史书记载,为清朝之前所题。“游目骋怀”4 字本取自晋朝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语句,却也极吻合锦绣谷内极目远眺,令人心怀开阔、意兴飞扬的特点。秋末冬初本是较为萧条冷落的季节,但在有兴致的游客眼里,仍是那么生动有趣,你看石壁上不是分明题着“寒山可语”。“可语”什么?题者未明言,但我们还是可以从题刻中感知题者的盎然情趣。
石壁上还有两幅连在一起的同为“区题”的石刻,十分有趣,一幅为“拄笏而观”,一幅为“讵可抱眠”。“笏”为古时大臣朝见皇帝时所举的记事的木板,居然两手拄着笏板观赏风景,可见风景迷人之深呐!“讵”字本表示反问:“怎么”、“岂”的意思,“讵可抱眠”表面意思是:怎么可以在这里睡觉?但仔细玩味这幅题词,我们却仿佛看到一个人在笑眯眯地自问自答:这里的风景太迷人了,实在不舍得离去呀,可不可以就在这里睡觉?当然可以!就像仙人一样在这里睡吧!
其它还有“仙径”、“仙源无二”、“贤者乐此”、“夏云”、“颐性养寿”、“夏子晏坐处”等石刻,都表达出题刻者对锦绣谷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在“新访仙亭”左右,云集着大量石刻,大多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题刻,其中不少题刻与风景并无关联。在一块岩石背面,赫然刻着 4 个楷书大字“天下为公”,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
在一块船形的悬石上,极醒目地刻着“同舟共济”4 个行楷大字,厚重苍劲,极有力度。这幅石刻的题写者“胡小妹”,据说是庐山一位巨商的侄女。在这幅石刻旁,还有另一幅隶楷石刻:“一呼百应”,也写得极为苍劲有力,不但书法艺术可与“同舟共济”媲美,内容上也有紧密的联系。这几幅石刻都刻于 1935 年前后,充分表达出当时中国面临已侵占东三省的日本侵略军欲吞并全中国的危难局势,仁人志士强烈要求中国各党派以“天下为公”,以民族利益为重,同心同德,共同抵御外侮的意愿。今天读来,还令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江西青悠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仙人洞
各位游客朋友,锦绣谷快要走完了,仙人洞也到了。
仙人洞是庐山名气最大的景点之一,毛泽东同志的“天生一个仙人洞”,几乎家喻户晓。
仙人洞为石壁间一个天然洞穴,高达 7 米,深为 14 米。仙人洞还有一个名词叫“佛手岩”,因为洞穴顶部前端石块参差不齐,极像伸展的五指,洞旁一块大石上刻着“佛手岩”三个大字,为南宋时期的题刻。
仙人洞现为道家圣地,相传是流传极广的道家“八仙”之一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吕洞宾虽是传说中的人物,但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名叫李琼,是陕西省西安人,生于唐朝,读书人出身,教过私塾,还任过浔阳县令。据《嘉靖九江府志》载,吕洞宾“拜浔阳令,能以德化民,游庐山,遇异人。”看来吕洞宾在九江当父母官时,政绩还不错,后在庐山遇见“异人”,才自动辞官,在仙人洞内修炼道术,后羽化成仙。现在洞内有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着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雕像,像旁对联写道:“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对联指出吕洞宾既是道家的先祖,但也曾是儒家门生,这倒符合吕洞宾的身份。
吕洞宾羽化成仙离开此地后,这里便一直空着,后来便慢慢为佛家弟子所占有。这里很长时间内不叫仙人洞,而叫“佛手岩”,除了洞顶像佛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长期是佛教圣地。明朝诗人吴国伦曾为此地赋诗道:“佛手从空覆翠微,参差峰色竞相辉。僧巢石室云为卧,客过崖泉雪满衣。”延续了几百年的佛教烟火,到清朝初年逐渐萧条,后来终于僧去洞空。直到清朝嘉庆,这里香火又起,扫堂续香的却又变成道徒。1927 年,罗理松道长来到这里,重修洞内的纯阳殿,新建洞旁的老君殿,立道教祖师爷李耳塑像,还在洞穴上方建了一个圆石门,门上刻着“仙人洞”三个大字,仙人洞这才慢慢兴旺起来,又成了道教圣地。圆石门两旁的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就已点明这里曾先后是道、佛两家的圣地,“白莲”即是佛教的代称。仙人洞洞穴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史书记载的著名的“一滴泉”了。现石窖外有石板石柱护栏,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泉水清澈晶莹,含有多种矿物质。
仙人洞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就已是著名的景点,现在更是游人必至之处。
“纵览云飞”石松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从仙人洞上来,一幅极熟悉的图景会出现在眼前。你们看:只见一面石壁上突出一块巨大的条石,条石根部的石缝里长着一棵虬劲的松树,石头侧面刻着“纵览云飞”四个大字。这不是庐山标志性景物吗?它不但大量出现在各种宣传品、包装盒上,甚至连香烟盒上也能看到这熟悉的图景。这就是庐山著名的石松石刻。
我们先来看这块奇特的巨石,只见它从陡峭的石壁上突伸出来,极像一只巨蛙正在挤眼鼓唇,欲向半空蹦去,因而得名“蟾蜍石”。蟾蜍石正面刻着“豁然贯通”四个正楷大字,侧面则刻着“纵览云飞”4 个行楷大字。这两幅石刻不但
书法艺术很高,而且立意极好。游人从仙人洞上来,眼前便觉豁然开朗,万里江天尽呈眼底。站在蟾蜍石上,天风飒飒振衣,云雾缭绕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豪情勃发。这两幅石刻充分道出了此地风景的特点,引起游人强烈的共鸣。这两幅名气极大的石刻是谁题的呢?多年来是个谜。“豁然贯通”的边款毁坏已久,无法辨认。作者到底是谁,说法很多,最后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是民国时期的大官人李烈钧,一是民国时期的大文人陈三立。此二人都曾长期居住庐山,又都在庐山留有多处题刻,但究竟是谁,仍难最后确定。2000 年,庐山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纵览云飞”的边款进行了认真的清理,用钢丝板刷子小心翼翼地擦,用水冲洗,清除了多年的淤泥苔藓,再仔细用红旗描涂,反复近观远视,终于大致辨清。边款为:“余达庐山,游至此处,观见先君讳福德道刻有‘豁然贯通’四字,心中口惑,亦题刻口字以留纪念。民国二十二年秋,陇石马鸿炳题”。原来这两幅石刻是马福德、马鸿炳父子留下的,作者之谜完全揭开。
马福德曾任过国民政府委员、安徽省主席等职,马鸿炳曾任过国民党军旅长等职。
横空出世的蟾蜍石和虬劲的石松、“纵览云飞”题刻以及江天万里的背景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魅力,更因为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而名气更大。毛泽东在《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中所写的“劲松”,本是泛指仙人洞一带的松树,但蟾蜍石旁的这棵石松位置极好,又扎根在贫瘠的石缝中,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人们都爱在此照相,慢慢地,人们便把这棵石松说成是毛泽东诗中所写的“劲松”,久而久之,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凡是来庐山的游客,都要在此摄影留念,这幅图景也就成了庐山的标志之一。
是的,你看到了这里有些变化,想来看我的朋友,来抖音找我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